為深入推動機械工業“十四五”規劃的學習宣傳與貫徹落實,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在工信部大力指導支持下,于2021年11月11日組織召開了“機械工業‘十四五’規劃”專題上線發布會。工信部辛國斌副部長發表視頻講話,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羅俊杰、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等領導蒞臨現場。中國機械聯會長王瑞祥,執行副會長陳斌、趙馳(兼秘書長)、宋曉剛,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院長、機械工業出版社社長李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毛予峰,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邵華,以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和新聞媒體代表等三十余人參加現場會。省市工信部門與行業協會、系統和會員單位及企業負責人等千余人參加了線上會議。
蘇子孟會長參加現場會議并代表工中國程機械工業協會就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做了大會交流發言,以下是蘇子孟會長講話全文:
尊敬的王瑞祥會長,各位領導,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
下面我代表中國程機械工業協會就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思路做介紹。
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包括前言和附錄分九個部分、三十四節,不含附錄共34976個字。
我今天主要介紹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面臨的形勢、指導思想、發展目標、重點任務、產業化創新工程和保障措施與相關建議。
一、“十四五”面臨的形勢
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在“十四五”時期將繼續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舉措的貫徹落實,將為“十四五”期間工程機械行業帶來更加廣闊的創新發展空間。
從市場需求側分析,《綱要》提出的發展戰略、目標任務、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將繼續提升工程機械市場需求水平。特別是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區域發展布局、城市鄉村建設和民生保障工程等,都需要廣大用戶和工程機械廠商的參與,這也是未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將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我國經濟發展空間巨大,基礎設施建設規模龐大,工程機械存量更新和新增需求并重;近年來,工程機械行業新技術、新材料、新工法應用不斷取得新成果,有力推動了技術進步和產業創新,大幅度提高了市場應用能力;工程機械應用領域需求不斷升級,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輕量化賦能工程機械不斷拓展應用領域,“十四五”期間必將高質量發展。
國民經濟“十四五”規劃的第三篇第八章將工程機械列為“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重點產品和“推動制造業優化升級”重點行業,給行業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在“十四五”時期迎來良好發展機遇的同時,也會面臨重大挑戰。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沖擊下,工程機械行業將受到影響;我國工程機械一些領域存在著短板和弱項,如部分配套的關鍵零部件還依賴進口等。這些都需要行業同仁加倍努力。
二、“十四五”的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為主線,實現工程機械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堅持人才為本,走人才引領的發展道路。進一步縮小與國際領先水平的差距,推進工程機械產業強國建設。
三、“十四五”的發展目標
另外就是主要工程機械產品在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環保健康方面的質量目標。
四、“十四五”的重點任務,主要有以下9項
1、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科技創新,努力實現工程機械產業鏈現代化。
2、全面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努力實現工程機械產業基礎高級化。
4、全面推行綠色發展,構建工程機械綠色制造體系。
5、加快互聯網+與工程機械產業的融合,推進行業數字化發展。
6、提高國際化發展水平,努力實現海外業務穩健增長。
7、做好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努力提升工程機械行業人才隊伍整體素質。
8、監督市場秩序,抵制不正當競爭,努力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9、積極發展服務型制造和強化后市場管理,建立老舊工程機械退出機制。
五、“十四五”產業化創新工程
1、新型高技術工程機械創新先導工程。
2、工程機械智能制造推進工程。
3、工程機械產品可靠性提升工程。
4、工程機械檢測、試驗與評價數字化平臺建設工程。
5、工程機械產業鏈強基發展工程。
6、工程機械工業互聯網應用平臺建設工程。
六、保障措施與相關建議
?、?建議加強政府引導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工程機械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主要包括:
1、加強行業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等制定和組織實施。
5、加大落后產能、環境污染、排放超標等設備和產能出清與升級改造力度。逐步建立在用舊工程機械報廢淘汰更新機制,健全市場退出機制。
7、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
1、推進以企業為主導的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建設,加快工程機械行業創新發展。
2、強化行業自律,規范競爭行為,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
3、促進建立以市場化手段引導工程機械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支持保障機制。
4、強化工程機械企業社會責任建設。
5、組織實施工程機械行業人才培養計劃,完善職業技能人才培養考核體系。加強產業人才需求預測,完善各類人才信息庫,構建產業人才水平評價制度和信息發布平臺。
6、加快“走出去”支撐服務機構建設,完善應對貿易摩擦和重大事項預警協調機制。
7、加強行業組織自身能力建設,提高服務能力水平。
?、?工程機械企業要加快轉變增長方式,堅持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和共享發展,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規劃的最后一部分是附錄,發布了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需要重點發展的技術、裝備和關鍵零部件目錄,共119項,旨在為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提供具體的決策參考依據。
最后,感謝工信部、中國機械聯、兄弟協會各位領導和廣大行業同仁長期以來對工程機械行業的大力支持和指導!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