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舟山11月23日消息(記者俞安懿 通訊員張譯尹)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對人工智能科技有更直觀的感受,近日,浙江省舟山市引入AI機器人教師,引起了小學生們的濃厚興趣。
在舟山市定海小學教育集團昌東校區的一堂信息技術課上,六年級學生金楚涵通過編入程序,人形AI機器人“Pepper”馬上按照指令念起了古詩。金楚涵告訴記者,自從有了這個AI機器人,他對編程更感興趣了。“這個機器人很神奇,就是在電腦上輸入一些編程,它就可以按照指定的命令來進行。感覺機器人很智能,挺新穎的。”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臺人形AI機器人,擁有和人一樣的五指及靈活的關節,可以通過編程引導做出各種擬人化動作,且擁有語音識別技術及分析表情和聲調的情緒識別技術等,有著類人的聽、看、思考與溝通能力。
定海小學教育集團昌東校區信息教師呂啟剛表示,AI機器人的引入起到了一個輔助教學的作用,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體驗到人工智能。“實體機器人代替了學生在網頁上面操作,那兩個相比較的話,肯定是對學生來說實體的機器人更有興趣,我們一個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個學生也增長了見識,畢竟實體機器人的操作跟其他比較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優勢。”
據了解,定海小學教育集團昌東校區于2018年起將人工智能編程教學列入信息技術課程,成為全市最早開展人工智能編程教學的學校。目前,該校引入了3臺人形AI機器人,用于信息技術教學,并在創客教室配備了2臺人形AI機器人,引進人工智能創新項目,以社團活動等形式提供拓展型學習課程等方式,培養學生對人工智能的興趣。
呂啟剛表示,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已經逐漸進入人們日常生活中,通過在義務教育階段的人工智能學習訓練,可以讓學生在“玩”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提升學生的邏輯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同時,要盡最大的努力讓人工智能技術普及化,并盡最大的發揮它的教學作用。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舟山市定海區不斷加大對義務教育階段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包括投用智能設備、開設相應課程等。目前,編程社團課已覆蓋定海中小學,并開展了近10次人工智能專題研討活動。教師自主開發OJ在線評測系統,已應用于全市編程教學,有效提升了師生專業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