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張永杰 通訊員 王赟
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河南省共榮獲17項國家科技獎勵,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15項。按獎種分,國家技術發明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4項。按牽頭情況分,河南省主持項目有4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參與項目有13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9項。
較往年相比,2020年度河南省在繼續保持較高獲獎數量和主持項目中獎率的同時,獲獎項目又呈現一些新亮點、新突破:一是技術創新能力持續增強。在17項獲獎項目中,技術發明獎3項,體現了河南省的技術創新能力持續增強。鄭州大學主持完成的“平板顯示用高性能ITO靶材關鍵技術及工程化”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該項目建成了完善的ITO靶材研發平臺和生產線,生產的ITO靶材在國內首次成功應用于京東方高世代TFT線,完全可替代進口,解決了關鍵技術及制造“卡脖子”的問題。另外,中原工學院、安陽龍騰熱處理材料有限公司參與的兩個項目也分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二是高校“創新策源地”實力彰顯。今年由河南省主持完成的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和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其主要完成單位分別是鄭州大學、河南理工大學和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參與單位也包括了河南大學、中原工學院、河南工業大學等,充分顯示了河南省高校在科研創新領域的強勁實力,也展現了河南省高校積極主導、參與科研成果產業化應用的可喜趨勢。三是科研院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今年獲獎項目中,河南省有3家研究所獲得多項國家科技獎勵。其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參與完成的“天空地遙感數據高精度智能處理關鍵技術及應用”和“面向機動平臺的高清晰精準光電探測關鍵技術與裝備”分別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參與完成的“玉米優異種質資源規?;l掘與創新利用”和省農業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環境研究所參與完成的“主要糧食作物養分資源高效利用關鍵技術”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表明河南省科研院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四是開放式創新結出碩果。2020年國家科技獎勵三大獎項全部向外籍專家開放,最終由外籍專家主持或參與完成的獲獎項目有5個。其中,河南理工大學引進的加拿大籍專家CAOYUNXING主持完成的“復雜地質條件儲層煤層氣高效開發關鍵技術及其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標志河南省開放式創新取得重大成果。
